网站首页关于鑫泰集团新闻行业动态产品展示市场活动技术文栏人才招聘下属企业联系我们 [ENGLISH]
下属机构  
相关视频
山东基建
北京展会
关于鑫泰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企业文化
山东鑫泰员工
领导会议
山东鑫泰烧烤
林建新总裁对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市场活动
  行业动态
  技术文栏
  企业文化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机床老兵新传:铁西区之前,铁西区之后
发布时间:2009/9/30 14:32:00     来源:中国数控机床网     发布者:manni123

 
 
    9月中旬的一天,在铁西新区张士开发区,沈阳机床集团的员工们正在进行第一届职工运动会最后一次彩排。
    穿着制服的工人三五成群的走过,让原本略微显得有些空旷的厂区显得热闹非凡。在集团办公大厦的一层多功能厅内,不时还能听到红歌的合唱声。
    金融危机之下,沈阳机床正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公司的凝聚力。沈阳机床的员工们相信,拥有74年历史,曾诞生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数控车床的沈阳机床集团还将继续谱写辉煌的“老兵新传”。
   “公司从成立起到2008年解决了由小变大的事情,而未来我们要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我们准备在2015年进入世界前三。”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从无到有
    沈阳机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共和国工业老兵——它起源于1935年,在20年后开始真正生产现代机床。
    据原沈阳机床集团第一机床厂技术部设计主管谭振威回忆,“解放以前,沈阳一厂的前身是日本的小工厂,不生产机床,但有些机械设备的基础。”
“一五”期间,沈阳第一机床厂获得了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
    1953年,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国家投资旧币6113万元),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始引进前苏联机床制造与管理技术,实施全面改建。
    “156项定下以后,机床一厂按照苏联一个叫红色无产者工厂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进行改造,这个改建工作到1955年才完成。”谭振威说。
    原籍广东台山、怀揣着工业报国理想的谭振威在解放后北上,并在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完成了大学学业。1955年,也就是沈阳第一机床厂改建完成的那一年,谭振威被分配到厂里工作,从此与机床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新中国第一台CA6140机床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在他来到沈阳第一机床厂不久后,沈阳第一机床厂在改建后自行研制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0多台。
   随后,中国的机床工业开始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第一台CA6140普通车床也在1972年诞生。
   曾在沈阳第一机床厂5号车间工作的刘福祥对此亦有着清晰的回忆。“当时机床厂处在飞跃发展的阶段。(CA6140)是完全我们自己设计、工艺、制造到装备出来,都是我们自己搞的。”沈阳机床的老劳模刘福祥说。
   CA6140之后,沈阳第一机床厂继续投入技术力量,成为中国数控车床领域的先驱者。
  “那是比较简单的数控,但在那个时候是一次飞跃,整个机床厂很关注。”刘福祥说。 “那个时候的工人好像有种信仰,不为别的,就想着为工厂争光。”
   在谭振威老人眼中,现在的工厂和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谭振威说,“刚开始的时候,按照苏联的设计,400毫米产品年产2000多台,现在一个月的产能就不下2000台。”

走出低谷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沈阳机床在业内的地位——本土市场每10台机床中有1台是沈阳机床制造,每5台数控机床中有1台是沈阳机床制造。沈阳机床甚至成为全国同行的“母机床厂”。
   但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沈阳机床却一度陷入低谷。沈一希斯数控机床事业部崔佩强说,“机床厂最难过的时间段是在1995年到1999年之间,当时两三个月才发一次工资,几百块钱变成一百块钱工资。”
   严重的人才流失成为沈阳机床当时的切肤之痛。“跟我同届分来一个厂有几十个人,现在没剩几个了。”沈一希斯数控机床事业部崔佩强说。
   刘福祥也表示,“当时的确有不少私企到厂里挖人,给的待遇什么的都比厂里高,不少人离开厂里到私企去了。”
   从2000年开始,阵痛过后的沈阳机床通过改善内部运行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新开始向上爬坡。
  “1997年左右我们车间每个月只有二三十台的产量,40台就是一大关了。到了2005年,我们一个月就能干400多台。那个时候工人收入也高,干劲也足。厂里的设备也在换代,工艺设备的改进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刘福祥说。
    机床董事长关锡友认为,从1993年到2000年,国有企业的内部机制发生了变化,用工、用人、薪酬制度的变革,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通过走兼并扩张的道路,沈阳机床正在向世界前五强迈进。“我们收购了云机,控股了昆机,同时收购了德国希斯,初步形成了从沈阳本土化,走向了面向全国和全球这样的一个局面。”关锡友说。

创新之路
    关锡友看来,贯穿沈阳机床整个发展过程的重要线索之一,就是技术创新。
    事实上,从1955年成立开始,沈阳机床的自主创新进程就已经启动。但谭振威表示,当时的科研主要以解决生产应用问题为主,对于机床未来的发展趋势考虑得不多。2003年,沈阳机床开始打造新的研发体系。同时,沈阳机床决心下大力气重新成立技术中心,招聘国内外高端的技术人员。据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炎介绍,“主要包括一些海归,国内一些重点院校的硕士、博士,素质比较高。”
    “从2005年开始,技术中心的研发重点还是机床这一块。原来机床的研究还是基础事业部来做的。但新进的人才没有从事业部抽调一个人,希望能够打破前期的一些框框,重新起一个新的视野。”
    目前,沈阳机床的研发体系分为三个层面:“集团的设计研究院面向未来,跟踪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事业部面向客户,在机床原型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的改进需求;生产车间主要面向制造工艺的持续改进,降低成本。”

客户服务热线:400-886-2088   客户服务邮箱:gzxt@xintaikeji.com    联系地址:中国·广州番禺区钟村105国道屏山路段1号  邮 编:51144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鑫泰科技
网络支持:广州市航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48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