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今日观察》国庆系列——中国式突围来自一线的报告。金融危机,市场危机,双重危机下的装备制造业如何化危为机?《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国庆特别节目——中国式突围来自一线的报告。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当中的突围。在过去的一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当中,欧美制造业进入历史低点,由于上游产品能源短缺、钢铁的价格飞涨,下游的需求低迷,在内外交困的环境当中,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大都呈现明显的减速,甚至是下滑的势头。危机当中,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如何奋起?未来的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能否装备产业升级的“中国制造”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记者深入到机械制造的行业当中,带来了一份来自一线的报告。 解说:9月24日,当记者走进玉柴集团发动机东区仓库装卸作业区时,看到的工人正把前一天装配出厂的柴油发动机装载到货车上,准备发送到十堰、合肥、山东等地。 截至9月25日,企业单月总订单量达到42500台,同比增长47%以上,创历史新高,而在去年金融海啸袭来时,企业产品出口可谓是倍感寒冷。 今年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278.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去年第四季度,国内14家柴油发动机主要销售大幅走低,其中玉柴2008年第四季度销量严重下滑,销售总额萎缩到51754台,同比下降了48.2%,生产工人采用四天工作制,以应对减少的订单。 黄蔚(记者):在流水线的一端,我们看到检查员每天都记录下这台流水线一天的成绩量,这里有一份数据,2008年的9月21日,一个夜班共生产84台发动机,而到了2009年9月21日,一个夜班生产量已经达到了256台。 解说:今年2月份起,企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订单不断追加。 戴辉智(玉柴发动机一厂重机总装工段段长):现在都开足了马力,所以就是说拿个数据来对比,我们今年预计第三季度比去年的产量增长80%。 解说:针对金融风暴,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农机产品,降低成本等措施,拓展国内市场。 今年1到7月,企业销售发动机41.1万台,同比增长5.68%,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