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
 |
|
齐重数控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日渐完备 硕果累累 |
发布时间:2009/7/10 13:57:00 来源:慧聪网 发布者:manni123 |
|
近日,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不凡实力,得到了来自省内和行业内的双重认可,不但入选黑龙江省评出的首批15家创新型企业,而且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获得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授予的“自主创新十佳企业”称号。 逆势上扬,高歌猛进。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企业焕发出如此巨大的创新活力?齐重数控副总经理王俊峰认为,“创新绝不仅仅是一刹那的火花。新技术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太多的环节。齐重数控近年来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得益于整个创新支撑体系的建立。” 第一重支撑:技术改造 走进齐重数控的数字化生态加工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内,清香的小草和清澈的水流环绕,鱼儿在水草间嬉戏,世界最大的50米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等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昂然屹立。“这座1万平方米的数字化生态加工车间属国内最大,是这两年技术改造的一大成果。”公司行政部部长宋淑芳自豪地介绍说。 事实上,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是齐重自主创新的第一重支撑,也是其“走入高端用户,与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竞争”战略的迫切要求。“‘齐一’产品的精度等级为何能一再提高?这与近年来不间断的技术改造密切相关。简而言之,只有我们的设备精度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才能提高。”王俊峰说。 公司技术发展部主管孙永革告诉记者,2007年至今,公司已自筹5亿元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一大批高精尖的把关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产车间相继建成。尤其是去年,为了打入国际高端市场,齐重数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3.5万平方米现代化的柔性制造加工车间、1.5万平方米的结构件制造车间、4800平方米的轴齿加工中心,以及6480平方米的重型装配车间主体建造,生产能力提升了一倍。 技术改造使创新成果的转化大大加速,不但保证了齐重数控所有重大型产品一次性研制成功,而且各项精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孙永革介绍说,柔性制造加工车间建成后,所有大件从毛坯进入到加工、涂装、部装、总装,再到最后的包装,整个生产过程一条流水线便能完成。在今年国际机床展期间,齐重数控最新研制的亚洲最大5米数控立式滚齿机备受国内外同行赞誉,而他们已在准备着为明年展会拿出填补国内空白的磨齿机了。 如今,齐重数控主导产品在精度、性能、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与国际机床产品全面接轨,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在国内外市场日渐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