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
 |
|
安徽:装备制造业加速起跑 明天更美好 |
发布时间:2009/7/11 10:21:00 来源:慧聪网 发布者:manni123 |
|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的母机,是为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着眼于加速崛起,安徽省正抢抓机遇,在调整结构与技术创新间寻求新的突破,力争使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安徽扎根15年的日立建机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挖掘机生产企业,从当初一个螺丝钉都要从日本进口到今天90%以上国产化、本地化,企业已与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了水乳交融。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先锋:“我们逐渐地把配套厂由省外沿海地区迁到省内,安徽省内配套的厂家应该说达到了17、18家,从原来的十分之一现在变成了四分之一。” 作为日立集团在全球投资的1200多家企业中效益的"标兵",今年,日立建机在中国的销售额将有望超过100亿元。按照两成以上零部件从省内采购来计算,20多个亿的定单就进了皖字号企业的口袋。但是另一个大单---一个月2万多吨、价值1个多亿的钢材采购却是送给了省外的企业。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先锋:“咱们省内可以支撑重工业发展这些配套企业,能够发展更多为机械制造装备业提供服务的产品,我想对我们省内企业、机械制造业的提高升级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从大量钢材的需求到零部件的采购,体现的都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行业门类非常广的产业,装备制造业包括工程机械、机床及工具、成套及重大装备、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等,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安徽装备制造业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00多家和接近1万种产品,是安徽重要的千亿元产业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志峰:“装备制造业涉及到很多的领域,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来了,它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或者相关的企业。” 从全国来看,像江苏、山东、广东这些经济大省,装备制造业的规模都已跃上了万亿元级的台阶。而安徽尽管在工程机械、叉车等这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和龙头企业,但整体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等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为此,安徽正在推出700亿元的投资计划,用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重点打造工程机械、船舶制造、节能装备、环保设备等六个装备制造业基地,并重点扶持50户省内大型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合肥锻压作为国内液压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核电等领域,今年以来,即使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依旧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合肥锻压集团行政部经理石建伟:“今年我们到年底,专(用)机(械)产品的订购合同已经全部满了,现在下半年订货就是订明年的产品。” 按照发展规划,安徽省将重点打造合肥和芜湖两大千亿元城市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以及芜湖县机械装备、无为高沟电线电缆、当涂博望机床刃具等20-30个产业集群,力争到201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总量指标将按照年均23%的速度增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我们希望安徽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能够够更多地注重它的这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人员素质和实验条件的改善。” 安徽省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海林:“我们需要沿着(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地进行整合,抛弃那种看见什么行业赚钱,我就进入什么行业这样一个落后的观念,集中力量把主导产业做大,然后顺着产业链进行产业整合,形成整个产业集群。” 记者观察:装备制造业是拉动内需,形成经济增长点,促进其他行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行业。安徽当整合资源、重点突破,进一步壮大骨干企业,做强特色产品,多生产先进、高效、节能、减排的装备,确保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增长态势,由千亿向万亿迈进。 |
|